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中國軍網記者頻道報道,兩次強渡大渡河、三過雪山草地,他是長征的參與者和見證者;離休後寫下100萬字的讀書筆記,到各地作報告1000餘場次,他是革命傳統的“播種機”;走訪貧困群眾,資助失學兒童,百歲高齡的他仍參加志願服務。在人們眼中,百歲老紅軍劉應啟一生都在“長征”。
  2014年4月7日,104歲的老紅軍劉應啟在揚州逝世,走完了他“一生的長征”。劉老雖然走了,但他“一生都在長征”的精神將永遠流傳。
  劉應啟,河南商城人,1911年9月出生,1930年參加革命,三次過雪山草地,參加“三路圍攻”、反“六路圍攻”、嘉陵江戰役、百團大戰、中原突圍、上甘嶺戰役、金城戰役等大小戰鬥150多次,先後榮獲二級“八一”勛章、二級獨立自由勛章、二級解放勛章、二級紅星榮譽勛章。
  身經百戰,他的人生在長征中開啟
  三過草地,他和隊員收容300多名病號和彩號
  三過草地,劉應啟都是在最艱苦的收容隊里收容病號、彩號。他還清晰地記得李先念在過草地時說過的一句話,“前面部隊吃豌豆頭,中間部隊吃豌豆桿子,後面部隊吃豌豆根子”。過草地前部隊準備了不少乾糧,過草地的時候一個星期就吃光了,吃完了乾糧就吃野草,吃氂牛糞便。
  他在收容隊中抬擔架,背傷員,有時候一抬就是半天,除了跟戰友輪換著抬傷員外,每天都要背、扶病號和彩號。戰友沒吃的了,他就將身上帶的乾糧分給傷員們吃,而自己餓得實在受不了時,只好吃草根、氂牛糞。
  收容隊在後面,危險性很大,一怕不明真相的藏民追殺,二怕跟大部隊落下距離,三怕戰士們體力不支倒在路上。幾乎每一次過草地,都要遇上幾遭。他發揮做政治工作的特長,耐心地向藏胞引導說服,最後才得以讓病傷的戰友通過。
  第二次過草地的時候,收容的傷病號行軍到草地深處。突然,狂風捲著冰雹,冰雹裹著沙石,帶著一股駭人的嘯聲襲來。在一個土坡下,劉應啟遇到一個戰友,頂風冒雪行軍累得全身都已發軟,再加上坡陡泥滑,他怎麼爬也爬不上去,而身後就是一片沼澤地。他頂著冰雹奔上前,緊緊地拽著戰友的手。
  “我實在走不動了,要不,你把我留下吧!”戰友再次哀求。留下來,只有等死!劉應啟不讓戰友再說話,讓他保存力氣,一邊緊抓住戰友的手,一邊喘著粗氣輕聲說:“抓緊!”看著劉應啟懇切的目光,那名戰友猶豫了一會兒,最後還是伸出凍得發抖的另一隻手。
  一步、兩步、三步……早已筋疲力盡的劉應啟艱難地連爬帶拖,用另一隻手緊緊掐進土坡的泥里。終於,戰友被拉出了危險區域,這時風也越來越凶猛。突然一個趔趄,他倆都摔倒了。眼看兩人就要滑進泥潭,恰好9團政治處主任肖明德路過這裡。肖明德飛快地將兩人拖住,然後拽著坐騎的尾巴,硬是把他和戰友一起拉上了坡。這個戰友被扶上肖明德的戰馬,直到趕上大部隊,才算躲過這生死一劫。
  每當遇到一些因傷、因饑餓而實在走不動的戰友,劉應啟就動員戰友說:“今天、明天有困難,走出草地就沒了困難。”在他的樂觀情緒的感染下,掉隊的戰友相互幫助,共度難關。他和戰友們還編寫了“睡泥地,蓋的天,頭枕山,星星明月來相伴,紅軍變成了活神仙,把那小鬼子嚇破了膽”等收營歌;“草原篝火滿天紅,行軍方向是朝東,領導我們乾革命的是共產黨毛澤東,中國革命一定會成功”等打油詩,來鼓舞士氣激勵鬥志。
  劉應啟和收容隊在過草地中收容掉隊戰友共有300多號。這些病號和彩號在他和收容隊員的照顧下,傷勢恢復後就返回原部隊,投入新的戰鬥。1  32人先鋒隊強渡嘉陵江,只有他1人生還
  1935年1月下旬,劉應啟所在的紅四方面軍發動了廣昭戰役,爭取在廣元與昭化之間撕開一道缺口順利渡江嘉陵江,向川甘一帶發展。22日,廣昭戰役打響,由於兩城敵軍固守,紅軍進攻數日數未下,後主動撤出,準備創造條件渡江,配合中央紅軍北上抗日。
  3月28日,部隊再次渡江。27團二營是尖刀營,四連一排擔任打先鋒的任務。宣傳股長劉應啟也被派出趁著夜色渡江。32個人坐著5艘小船和8只牛皮船,劈波斬浪飛快地駛向對岸,不料到了對岸被敵人發覺。危急時刻,劉應啟對排長說,我們人少消滅不了敵人大部隊,不能死打硬拼,你先帶領大家衝到對面山上,隨時準備接應後繼的渡江部隊,我在後邊掩護。
  “紅軍過來了,紅軍過來了,正在上山”。這時,5名敵人在隊伍後面大叫。駐守的敵軍得知我軍行蹤,後繼渡江部隊面臨更大的危險。劉應啟急中生智,朝亂叫的敵人扔去一個手彈,正好在叫聲中爆炸了,那些敵人馬上就無聲無息了。先鋒隊到了山頂,天已經亮了,大家發現大部隊還沒有過江,突破口被敵封鎖,都很焦急,劉應啟一邊穩定軍心,一邊思考對策。
  山下兩邊各有一個營地,在山頂能清楚地看清敵人動靜。下午兩點鐘,兩個送信的敵人到山對面的營地,剛上山頭就被先鋒隊殲滅了,敵人發覺不對勁,隨後調來一個連包圍了山頂,敵眾我寡,情況非常危急。劉應啟果斷地帶領大家與敵人戰鬥。混戰之中,一個頭上戴著大蓋帽的軍官舉起大軍刀向劉應啟頭上砍來,在這萬分危險時刻,兩聲槍響,敵人應聲倒下,原來他和敵人背後一名戰士同時開了槍,敵人的軍刀砍在他的左肩上,把棉襖砍破了。這次在戰士們英勇頑強的戰鬥下,共消滅30多名敵人。
  劉應啟決定帶著隊伍撤回,準備渡江與大部隊會合。他們一路打到江邊,後面敵人追上來了。“快跳下江游過去。”劉應啟喊著,一個小號兵、小衛生員不敢下水,被衝上來的敵人抱走了。敵人又衝上來抓他,他對著敵人放了3槍,縱身跳下江里,在水下向左游了幾步,再轉向右。敵人邊向江里開槍邊喊叫:“快回來,不回來會死在江里喂魚的。”有的往回游到江邊被敵人用刀砍死了。他在水上游一會,再沉到江底用一隻手抓江底泥爬幾米後再上來呼口氣。一次當他露出水面,只覺得著頭皮一麻,身邊的江水漸漸變紅了,這才知道被一顆子彈擊中了頭頂,把頭皮和腦骨掀了一塊下來。他忍著劇痛上了岸,爬著回到了大部隊,就昏死過去了。那次行動,32人先鋒隊只有他一人生還,那顆子彈在他頭頂永久地留下了一條“彈溝”。  伏擊日軍汽車運輸大隊,1個小時毀敵車48輛
  百團大戰第三階段,我軍轉入反掃蕩作戰。1940年10月11日,上級給劉應啟所在的新10旅發來急電:“敵人正在大規模掃蕩總部和主力部隊,令你旅在和(順)遼(縣)公路上選擇有利地形(設伏)殲滅敵人的車隊,越快越好”。
  旅首長將這項任務賦予了28團。劉應啟迅速作出部署:一營集中輕武器、手榴彈,用一個連埋伏在南側公路兩邊山溝里構築陣地隱蔽好;二營在東山上準備殲滅由和順來援的敵人,三營作機動使用。
  13日上午9時偵察員報告:敵人的汽車運輸大隊由遼縣方向開來,有四五十輛,正向伏擊設下的口袋開來。
  可是,敵人很警惕、很狡猾,快到伏擊圈時,放慢了速度,先派一輛車開進我軍伏擊陣地內偵察。“情況有變,這一輛車不能打,要放過去,不然的話,打掉這一輛車,後面的運輸大隊汽車都開倒車跑回去了”。劉應啟要求部隊要隨機應變。
  敵第一輛車安全地開了過去,後面的車隊加快了速度,很快汽車全進入伏擊地帶。“開始打!”前面的車輛被劉應啟帶領的一個連攔阻住了,戰士們像猛虎下山一樣,輕機槍、步槍、手榴彈、炸葯包、汽油瓶等全部砸向敵人的汽車上,翻了跟頭的汽車堵住了後面車輛的道路。車上的敵人沒有清醒過來,就去了西天,一個也沒跑掉。從戰鬥開始到結束,一個小時內,毀敵汽車48輛,敵人無一漏網,我軍無一傷亡,受到劉鄧首長的嘉獎。  在朝鮮戰場上,他和敵機玩起了捉迷藏
  “調劉應啟速來北京接受新任務”。1950年10月下旬,正在華北軍政大學高幹隊學習的劉應啟接到總政電報時,高興得跳了起來說:“到朝鮮去打美國鬼子。”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要組建五六個後勤分部,組織決定劉應啟任志後二分部政治部主任。
  五次戰役攻漢城的時候,劉應啟乘著小吉普車往前線趕,天上來了老美的油挑子,在車頭上轉。於是他跟老美鬥智鬥勇,命令駕駛員開著吉普車與飛機捉迷藏。車子先開得飛快的,突然一個剎車,把敵機撂到前面去了。等敵軍好不容易繞回頭時,車子一加油門,又把它甩到後面去了。敵機好幾次往下扔炸彈,都擊中不了吉普車。繞來繞去,敵機急眼了,不停地往下扔水桶一般大的炸彈。其中有一顆炸彈在車子旁邊爆炸,一塊彈片呼嘯飛來,鑽透了車門,而劉應啟當時正好倚在門上,那塊彈片鑽進他的身體,被擔架隊發現後急忙送往醫院,他又一次死裡逃生。  離而不休,他的長征沒有盡頭
  1965年8月28日,劉應啟離休了,他的新長征也開始了。
  離休40多年,他離而不休。
  學校、工廠、農村、機關,800多個單位、1000餘場報告、百萬人次聽眾——他曾經戰鬥過的晉冀魯豫、巴山蜀水、白山黑水、西北高原、江淮平原等地,都留下了劉應啟“新長征”的足跡。
  2003年4月,揚州一家工廠虧損嚴重,即將申請破產。廠領導慕名找到劉應啟,請他為職工們講最後一課。接到邀請的劉應啟一連幾天伏案準備到深夜。
  “爬雪山難不難?過草地險不險?憑著堅定的信念和意志,紅軍將士攻難克險,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。只要精神不垮,什麼樣的困難都能剋服,什麼樣的絕境都能走出!”劉應啟精彩的演講,深深打動了現場的聽眾。
  報告會一結束,這個工廠的幹部職工便在廠區掛出“發揚紅軍傳統,振奮企業精神”的橫幅。他們發憤圖強,自願4個月不拿工資,集資為工廠購買原材料。僅用半年時間,企業便扭虧為盈,走出了困境。
  1995年,是揚州市實施“希望工程”的第一年,劉應啟則是全市“希望工程”捐款的第一人。這一開頭,就堅持了十幾年。
  揚州軍分區第一干休所有一份統計:劉應啟先後資助的特困學生、困難群眾共計200多人,累計捐出了40多萬元。而正軍職離休、每月收入上萬元的他,一直都沒有存款。
  老伴田靜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次,是有一年劉應啟回老家河南省商城縣劉窪村扶貧。他先把毛毯和200元捐款送到每個貧困戶家中。瞭解到當地適合種植一些名貴花木,又自費買了3萬多元的苗木和種子,花錢雇卡車送到村上。離開的時候看到一位老鄉衣服破舊,又把自己的衣服脫給了他。
  老伴笑他是“窮光蛋主義”者,劉應啟卻自得其樂:“沒有存款,我還是富人。”
  在劉老的讀書筆記中,我們讀到了他的心聲:“萬里長征是人民群眾一程一程送過來的,革命勝利是老百姓傾其所有支援取得的。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黨的宗旨,要把群眾疾苦放在心上,懷著感恩的心服務人民、回報人民。”  百姓眼中,他就是身邊的共產黨
  1933年6月26日,22歲的紅軍戰士劉應啟面對馬克思畫像,莊嚴地舉起右手。
  78年後憶及那一刻,劉應啟說:“我這輩子最自豪的是認真履行了入黨誓言。健康長壽則是我為人民服務最大的本錢。”
  一年夏天,干休所附近交叉口道路改造,每到上下班高峰,人來車往,交通不暢,市民怨聲載道。
  劉應啟跑到居委會要了一副“執勤”的紅袖章戴上,在馬路邊當起“義務交警”,接送孩童過馬路。每天起早摸黑,幹得不亦樂乎。
  2003年夏天,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,高郵湖水暴漲,形勢十分危急。劉應啟得知揚州軍分區組建的抗洪搶險突擊大隊即將開赴前線抗洪,當即找到所領導請戰。
  “哪能讓您老上呢?”
  “別瞧我92歲了,骨子裡有股子勁呢!”劉應啟把胸脯拍得咚咚響。
  就這樣,他硬是加入了抗洪保障分隊,連續數日拄著拐杖,在大堤上指揮保障分隊送茶送水。面對抗洪官兵,大聲鼓勁:“同志們,困難面前有我們,我們面前沒困難。”
  “關乎群眾利益的大事要管,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管。以為人民服務作標準,與之不符的,他準要管一管;他認為有需要的,定要幫一幫。”劉應啟居住地的豐樂社區居委會的陳長鳳欽佩地說。
  劉應啟說,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製成的,但不能享受特殊權利。共產黨人要為人民大眾謀幸福,不能為個人家庭謀私利。
  家風連著黨風。大兒子在部隊準備提乾,他亮起“紅燈”。二兒子擬進公安部門,他對家訪的幹部說:“他不是那塊料。”女兒下放想回城,他說“農民的孩子能種田,紅軍的後代也能種田。”
  “在老百姓眼裡,黨員就是黨的代表。我已經100歲了,更要保晚節、做表率。一言一行都要維護好黨的形象,一舉一動都要為黨旗爭輝。”(方勇)
  (聲明:本稿件由中國軍網記者頻道提供,如需轉載須經對方授權)  (原標題:劉應啟:1小時毀日軍汽車48輛 部下無傷亡(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k34kkyu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